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市科工商务局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地处南海之滨的台山,在中共台山地方组织的坚强领导下,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最终迎来抗战胜利。
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凝聚民族斗争精神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台山籍进步青年纷纷返乡投身抗日。他们以《劲风日报》为阵地,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共产党员何干之从上海返乡指导抗日宣传。1937年,台山县学生抗敌同志会成立,开展学生抗日宣传;同年秋,“台山抗敌宣传工作团”成立,深入台山各区乡、圩镇宣传,激发民众抗日热情。
《劲风日报》
何干之
1937年底至1938年初,台山青年抗敌同志会(简称“青抗会”)成立,带动附城、三八等多地成立同类抗日团体。莘村“青年社”、台中“读书会”等组织积极活动,台山青年抗敌同志会出版的《救亡新歌》中,由李凌作曲、雷石榆作词的《保卫台山》,唱出台山子弟抗战决心。同时,《战时莘村》《赤溪月刊》等众多侨刊、族刊、校刊,成为抗日宣传重要阵地,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发展。
台山青年抗敌同志会部分成员
《保卫台山》歌曲
党组织重建发展,推动救亡运动高涨
自1929年停止活动后,全面抗战爆发促使台山党组织重建。1938年6月,中共台山小组成立,7月中共台山支部建立,积极宣传抗日主张、发动群众。
1938年7月中旬,台山党组织以“青抗会”名义开办台山抗战知识研究班,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训,通过学习革命历史、抗日路线等课程,发展10多名党员,壮大抗日领导力量。1939年2月5日,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台山县队成立,迅速发展至3080多人,成为全省最大“抗先”县队之一,其队刊《先锋队》有力推动救亡运动。1939年7月,中共广东中区特委委托中共台山县委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228名学员学习军事、政治课程,为抗日武装储备人才。
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台山县队部旧址
中共中区游击干部训练班旧址
逆境中担当作为,组织武装抗日斗争
日伪军侵犯台山期间,中共台山县委团结群众组建自卫武装。1941年3月台山首次沦陷,岭背、大亨等乡“抗先”队员组织自卫斗争;9月,西村抗日自卫队在共产党员黄伯衡指挥下,两次击退日伪军进犯,毙伤敌30多人;同月,浮石党支部率自卫队打退日伪军两次进犯。
1944年6月台城第三次失陷后,三思乡乡长余和俊率队封锁潭江江面,后联合武装夜袭荻海驻敌;7月,四九上南村自卫队阻击日伪军,向贤楼11位勇士顽强抵抗;10月,鹿坑抗日自卫队在多方支援下击退进犯日伪军。附城南坑、三八佛凹等地壮丁及国民党驻军,也在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指引下英勇作战。
黄伯衡
四九上南村抗战旧址——向贤楼
促进武装建立,迎接抗战胜利
1944年,台山地下党组织争取开明绅士支持,促成泰山大队挺进台山,以“台山第三区抗日联防大队”名义开展抗日。同年10月11日,该大队会同友军光复台山县城。12月下旬,部队挺进大隆洞九迳,成立台山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大队,后改编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四团,有力打击日伪顽军。
台山第三区抗日联防大队成立旧址——浮石旧学校
大隆洞九迳
1945年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向好。1月,中共中区特委恢复;3月,中共台山县委恢复,号召党员投身武装斗争。4月起,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四团取得一系列战斗胜利。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3日,侵驻台山日伪军全部撤退,台山全境光复,民众热烈庆祝抗战胜利。中共台山地方组织领导台山人民在抗战中展现出的顽强精神与伟大力量,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
江会日军签订交防缴械有关协议的报道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